
之前和大家聊过餐前低血糖的机理与危害,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如何防止餐前低血糖
1、要优先考虑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另外,可以选择稍微贵一点的胰岛素类似物,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因为胰岛素类似物,速效的,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正好跟血糖的波动一致,不容易低血糖。长效的,释放均匀,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也比普通的中长效胰岛素小一些。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
2、防止餐前低血糖,还应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尤其是容易造成低血糖的磺脲类促泌剂,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尤其是格列苯脲,它降糖效果强,作用时间长,很容易低血糖,老年人是不建议使用的。
提醒你:消渴丸也含有格列苯脲,也容易造成低血糖。如果你正吃着这几个磺脲类促泌剂,可以把它换成非磺脲类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因为这些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主要降低餐后血糖,对餐前血糖的影响比较小。
3、针对胰岛素分泌高峰后延导致的低血糖,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解决:因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后延,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只能让饮食去适应它。怎么适应呢?
1)先吃副食,最后吃主食。因为后吃主食,会让血糖高峰也往后推迟,这样就与胰岛素高峰重叠了,血糖也就平稳了。
2)减少主食,增加肉蛋豆等抗饿的食物。减少主食就能让餐后血糖升的不特别高,增加肉蛋豆,就能抗饿,不让血糖下降特别快,这样,血糖升到不特别高,下降不特别快,就不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也就不感觉饿了。
3)餐后3小时加餐。因为餐后3小时,胰岛素分泌量还很多,如果这时加餐,就能避免低血糖。加餐最好选择无糖酸奶、低糖水果、全麦面包等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最后说一下,哪些人更应该关注餐前血糖?
1、到饭点就特别容易饿的人。
2、夜间容易低血糖的人,或凌晨3点容易醒的人,因为凌晨3点易醒,说明可能发生了低血糖。而夜间发生低血糖,餐前也容易发生低血糖。
3、老年人、得病超过5年的人,因为他们对低血糖不敏感,即使低血糖,也可能没有心慌手抖等症状,这也叫无症状低血糖,甚至有不少人突然发生低血糖昏迷,很危险,所以,老年人、得病时间长的人,一定要查餐前血糖。
4、有肾病的人,因为肾病会让药物清除速度变慢,药物清除减慢,体内就会残留很多药物,就容易发生低血糖。
5、吃素的人,因为素食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少,不抗饿,容易低血糖。6、糖化达标,<6%的人,因为糖化越理想,说明血糖控制的越严格,血糖控制越严格,就越容易发生低血糖。
总结
强调一下:餐前血糖偏低是血糖波动的根源,一定要定期检测餐前血糖。餐前血糖一般在餐前30分钟检测,也就是说一定要在打胰岛素、吃降糖药之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