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02:57:13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手段,贯穿治疗的始终。
自我血糖监测好处多:
1、知晓自己的血糖水平。2、有助于合理地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方案
3、减少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发生。4、促进血糖达标
糖友朋友们您真的会监测血糖吗?
测试前:准备采血工具、血糖仪、试纸,清洁采血部位,按摩采血部位,手臂自然下垂片刻,切勿挤压采血。
测试中:一次性吸取足量血样,测试中不要移动试纸和血糖仪,等待出现数值。
测试后:记录血糖测试结果,试纸与针头丢弃至适当容器,测试用品存放在干燥清洁处
注意:
1、清洁消毒时一定要用酒精消毒,千万不可用碘伏。
2、测试之前调整血糖仪的编码,血糖仪与血糖试纸代码要一致。
3、初次使用一瓶试纸要标注使用日期
4、刺破皮肤后勿用力挤压,轮换选择测试部位,不可用同一采血针重复使用。
5、血糖仪保持血糖仪的清洁,切记不要用水清洗
6、每次取出试纸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注意试纸的失效期
您是不是有以下常见的血糖监测误区?
1、只监测空腹血糖,不监测餐后血糖:
大多数患者都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测定。其实,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以往化验血糖多要求空腹,近年的研究证实,在糖尿病早期,往往餐后血糖升高在先,空腹血糖升高在后,查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其次,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讲,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
2、只监测血糖而不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反映的是“瞬间血糖”,是测试时间“点”血糖,HbA1C是反映2 ~3个月的平均血糖,反映的是“面”血糖,HbA1C可以反映血糖水平的“金指标”,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糖尿病患者既要监测血糖又要监测HbA1C。
3、只有感觉不舒服时才测血糖:
监测血糖应该规律监测,只是凭感觉是不准的,有时血糖已经很高了,但是身体却没有什么不适。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才监测:
只有规律监测才能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情况。
还有的病友因为害怕取指血时的疼痛而不愿意测血糖,下面我告诉您一个减轻疼痛的小窍门,在手指侧面采血,而不是在指尖或指腹。因为手指侧面的末梢神经要少于指尖或指腹,疼痛感会小一些。
血糖监测频率: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使用口服降糖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
●由于每个患者情况不同,因此影响您的医生咨询您所需要的血糖监测次数。
加强血糖监测:
希望自己配备血糖仪,只有经常监测血糖,才能根据血糖结果调整治疗。要学会做好血糖结果记录,保存好每次的血糖监测结果,在每次就诊时,把血糖记录带给医生看。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