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糖管家 私人医生带回家
华益糖管家
私人医生带回家
返回上一页
详情

糖尿病患者“运动降糖”的7个误区

2021-12-03 17:25:17

来源:2型糖尿病研究所   -  健康管理师小王 原文链接
适当运动可以直接消耗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防治措施。

 
但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有许多错误认识,导致起不到相应作用,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失控,反而损害健康。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7个运动误区
 
■误区1 将做家务等同于运动
 
做家务有时确实感觉“很累”,但做家务的“累”≠运动的能量消耗。
 
从能量消耗来看,做家务属于身体局部重复性活动,是轻体力劳动,消耗的热量并不大。
 
日常家务劳动,比完全不活动虽然好一些,但对血糖的消耗较少,代替不了有广泛肌肉群参与的全身性运动锻炼。
 
■误区2 早上空腹时剧烈运动
 
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不稳定,早上空腹运动有可能发生低血糖或反应性高血糖,而且空腹运动容易产生饥饿感,增进食欲,使得一些糖尿病患者更难控制饮食,容易进餐过多,餐后血糖飙升失控、波动加大。
 
■误区3 运动强度过低或持续时间过短,不足10分钟甚至5分钟
 
运动强度过低或时间过短,脸不红、气不喘,3、5分钟就完事,容易能量消耗不充分,起不到降血糖的作用。
 
资料表明,通常在运动最初10分钟内,消耗的主要是肝脏和肌肉里贮存的能量。10分钟之后到30分钟,才开始大量消耗血液中的糖。如果运动量不足,运动不到10分钟就停止了,那么消耗血糖少,就可能达不到运动降血糖的目的。
 
■误区4 运动强度过大或运动时间长,持续1-2小时以上
 
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大汗淋漓、累到虚脱,持续1-2小时以上,可能会使能量消耗过大,可能血糖降幅过大,甚至触发低血糖。
 
■误区5 运动没有规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运动不能持之以恒,想运动就运动,不想运动就不运动,或者仅在周末进行突击锻炼,运动周期没规律。
 
不规律的运动仅有助于运动前一餐餐后血糖的控制,而对其它时间的血糖毫无作用,血糖控制也就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而规律运动则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误区6 认为吃降糖药了,就不用运动了
 
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干预措施,如果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即使暂时靠药物把血糖降下来,以后也能再升上去。
 
与药物相比,运动降糖经济、安全、有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减重、控重。
 
不爱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往往难以控制,药物剂量较大种类也较多
 
■误区7 运动方式、强度与自身病情、体质不匹配,注意运动保护
 
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超过自身负荷能力、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
 
血糖控制不稳定、大于16.7mmol/L,出现合并视网膜病变、合并酮症、不稳定心绞痛时,应禁忌各项运动。同时要注意运动时的足部保护、预防低血糖等等。运动前最好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快结束时最好有持续5分钟的放松活动。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
投稿及内容合作:leiyang.xing@sinomedisite.com
客服电话 
北京华益蜜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302MA01H2FYXG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京经食药监械经营许20190018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编号:京经食药监械经营备20190028号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088号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