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糖管家 私人医生带回家
华益糖管家
私人医生带回家
返回上一页
详情

比别人更容易饿?血糖洼地不可不防

2021-05-14 08:55:39

来源:北方名医   -   原文链接
白天的犯困和饥饿,也许是「血糖洼地」造成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困惑:明明吃饱了啊,怎么过不了两三个小时就又想吃东西了?
还有人问:怎么我午餐后睡一觉,起来就觉得有点饿了,又想吃东西了?
怎么别人吃完正餐五六个小时都很平静,我怎么就有特别想吃东西的感觉呢?
为什么我下午 2~3 点之间总感觉特别困,还想吃点甜的,熬过去就又好了?
其实这也不是很奇怪的现象,经常做血糖反应研究的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是以前大众没那么了解罢了。

看来,这里有些知识点必须赶紧普及......



知识点 1:血糖谷值

理论上说,在吃了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前后,如果测定血浆中的血糖含量,会发现血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称为餐后血糖反应曲线。

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又会下降。在某些时间点,有可能出现一个餐后几小时内的血糖最低值,称为「血糖谷值」(Low)。

这个谷值的血糖数据,有可能会低于进餐之前的值。。

会不会出现血糖洼地,一方面要看人,另一方面要看食物。

知识点 2:谁容易出现血糖洼地

血糖控制能力良好的人,在吃了高 GI 的碳水化合物餐食后,他们的餐后血糖反应是一条类似山峰-缓坡的曲线。先上升,再下降,但降低的趋势比较缓和,最后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即便到餐后 4~6 个小时,血糖都不会比空腹时的数值明显降低,而是保持稳定。

但是,对部分控血糖能力弱的人(尽管他们并不是糖尿病人)来说,如果吃了高血糖反应的餐食,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先出现一个较大的血糖高峰,然后提前下降到餐前水平以下,出现一个比较低的「餐后血糖谷值」。

知识点 3:什么食物容易出现血糖洼地

糯米食物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白面包和一些谷物糊粉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食物会激发更高的胰岛素反应,而胰岛素过多出动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甚至降低到空腹值以下,出现血糖洼地。

第二是食物搭配不当,三是食物总量不足。

比如经过烤制再打粉,再沸水冲糊的杂粮,尽管含有膳食纤维,但谷粒的物理结构被完全破坏,是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不用嚼,也不用胃来磨细,加速了消化进程)。容易消化吸收,血糖就升得快。升得快则降得也快。

有些食物「干货」太少,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够,总热量太低。相比而言,大米饭虽然算高 GI 食物,2 小时后的血糖却比较稳定,却不太容易出现负值。

但米饭一般很少空口吃,通常都会配合各种菜肴,就相对更容易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如果是添加全谷杂粮的米饭,需要较多咀嚼,葡萄糖释放和吸收速度减慢,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减少,就更不容易出现血糖洼地。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
投稿及内容合作:leiyang.xing@sinomedisite.com
客服电话 
北京华益蜜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302MA01H2FYXG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京经食药监械经营许20190018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编号:京经食药监械经营备20190028号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088号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