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血糖,饮食方面要搭配合理
有句话叫管住嘴迈开腿说的就是糖尿病的饮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1)控制饮食总能量:建议选择饱腹感强,脂肪和含糖量低,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确保三大营养素的科学配比,其中蛋白质在总能量占比约为 10%-15%,碳水化合物为 50%-60%,脂肪为 25%-30%。
2)主食选择五谷杂粮:多选择粗杂粮,包括燕麦、玉米面、麦麸以及荞麦面等。糯米、蛋糕和油条等均是糖友应要减少或避免食用的。
3)蔬菜多样化:建议每天至少吃 3 两绿叶蔬菜、2 两其他种类蔬菜、1 两菌藻类蔬菜,每天蔬菜种类最好能够达到 6 种。可选择苦瓜、茄子、黄瓜、青椒、冬瓜或芹菜等,同时需要控制山药和土豆等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4)饮食清淡、定时定量进餐。
二、糖尿病人餐后要运动要跟上
增加活动量或进行更多的运动锻炼。2型糖尿病人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走路35分钟,芬兰研究显示,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
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一点,糖尿病患者,什么样的科学运动才适合他们呢?其实,糖尿病患者的锻炼方式并不局限于慢走或跑步,其他的比如游泳、打球等各种形式的运动都是可以,只是在选择合理的运动时,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是否适合我们的身体。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合理运动,就可以能起到控制血糖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作用。
三、糖尿病人治疗该用药时用点药
许多患者都不想用药,以为用药后就有了依赖性,这个观念会让病情加重!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经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无法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就需要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了饮食和运动疗法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但并不等于糖尿病已经被治愈。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分泌不足逐渐加重,到一定时候也需要加用药物治疗。
四、糖尿病友要养成良好的睡眠
有研究证明,睡眠不足易得糖尿病,睡眠时间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分析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睡眠时间不足均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男性睡眠时间≤6小时,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37%。
女性睡眠时间≤6小时,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24%。
而在本研究中,发现睡眠时间过长并不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睡眠质量也直接影响血糖控制,因为睡眠不足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在特定的代谢性变化方面,研究人员注意到每晚都限制睡眠的参与者(组1)胰岛素敏感性约下降13%。组1的参与者出现这一现象并不令人惊讶,但在组2即周末补觉的受试者中也并未获得更好的结果,尽管周末补觉,组2胰岛素敏感性仍低于对照组,一旦一周内再次睡眠不足,其整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尤其是在肝内和肌肉内的敏感性可下降9%~27%。
五、糖尿病友要学会调节情绪
有研究表明,很多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会在无形中给自己施加压力,由于这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所以很多患者会出现压力过大,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导致身体内的内分泌出现失调,也容易影响到睡眠。
而这些都是导致血糖难以下降的因素,有些患者可能在发现疾病后按时服用药物,也在饮食上严格控制,但是血糖一直不能稳定也是这个原因导致。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释放压力,血糖才能有效被控制。
总之,糖尿病的控制是需要综合入手的,不能靠一种方法,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所以一定要把包括饮食、运动、用药、情绪、血糖监测,等全部用好 ,最后要强调的是:要加强血糖监测,因为通过血糖监测还可以了解你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当出现高血糖时,最重要的策略就是预防。通过良好的自我血糖监测一般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