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饮食
1.芦笋
天气转暖,人体的新陈代谢进入旺盛期,这种变化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波动,所以很多人春天容易出现失眠、情绪低落、冲动、焦虑、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芦笋富含叶酸,对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至关重要,这两种物质对情绪调节十分关键。
2.杂豆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是减肥的好时机。想减肥,可以多吃豆类。红豆等淀粉类杂豆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较强,有助预防便秘。杂豆中的蛋白质还可以激活大脑“饥饿中心”的“我很满足”信号,想减肥的人可以常吃。
3.菠菜
菠菜富含类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叶黄素,有助护眼。
4.蓝莓
蓝莓中丰富的花青素可增加脑细胞之间的信号,改善应变能力,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一项新研究发现,与年龄相关的记忆力下降人群,每天喝2.5杯蓝莓汁(相当于1杯蓝莓),可显著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5.三文鱼
春天气温上升会让皮肤觉得更加干燥。另外气温忽高忽低,粉尘飞扬,加上皮脂分泌旺盛,皮肤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三文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益抗皱护肤,预防过敏。
6.草莓
草莓富含抗氧化剂,常吃对皮肤有好处哦。
立春养生
1.衣要下厚上薄
老人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为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体表的皮肤毛孔开始打开,御寒能力减弱,所以不提倡马上脱去棉衣。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应当尤其谨慎 ,年轻人即使觉得热,穿衣也要下厚上薄,同时注意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2.觉要早睡早起
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之前上床。早晨到户外散散步,放松身心,摆脱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动调心摄神与自然顺应,以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
3.食要少酸多辛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温食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都可以吃些;但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附子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同时应当减少酸味收涩食物的摄入,如海鱼、虾、螃蟹等,防止阳气生发不足,郁结在内,而生病变。
4.动要适当舒展
立春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冬天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不过伸懒腰也是有技巧的:要使身体尽量舒展,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伸展时,全身肌肉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尽量呼气。
5.志要常达戒怒
中医讲春天属木,与肝相应,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立春时节,情绪上要戒躁戒怒,忌心气抑郁不舒展,宜保持心境平和、畅达乐观。借立春阳气上升之机,适当地调摄情志,可以使阳气由胸中主动得以宣达。
6.脚要常泡祛寒
立春后,晚上泡泡脚可以祛除一个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从而助养人体生发的阳气。泡脚要注意方法:以温水慢慢加热,千万不能一开始就烫得要命,这样会把寒气逼回体内。每天泡30分钟左右,身体感觉温暖即可,不能图一时之快大汗淋漓,导致伤津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