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选择也非常重要。在此,我们先引入一个概念——血糖指数(也称之为升糖指数, GI )。
所谓的 血糖指数 (GI)是指一种食物食用后,其碳水化合物被转化为葡萄糖后吸收进血液的速度快慢;指数高表示转化吸收的快。
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选用进食血糖指数或升糖指数(GI)低的食品会更加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这类食物有 全麦面、粗米、小米、玉米面、豆面 等。
精粉、精米的血糖指数较高,稀粥、稀饭的升糖指数也较高,而有些比较甜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蜜桃、梨等也均有较高的升糖指数。
日常生活中,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多食用全麦面、粗米、杂粮就会使血糖水平上升减缓,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与此同时,蛋白质与脂肪的摄入量需要大量的增加,否则将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出现。饮食当中的纤维素与维生素也要有充足的补充,否则也会出现相应物质缺乏所致的机能损伤。
临床中经常会遇见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管理存在着许多的误区。比如:所有甜味的食物都不能食用,因为有“糖”;饮食中的馒头和米饭都不可以吃,只能喝稀饭;或者只能吃“玉米面窝头”;不能吃肉类食物,会引起“三高”;日常饮食只能吃豆制品,不能吃脂肪;所有的水果都不能吃,因为升高血糖;已经在吃降糖药了,主食可以随便吃等等。
这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直接使得血糖升高的水平无法有效的控制。其危害已经无需再复述了。
“饮食干预和运动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干预方式”这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首要推荐的控制血糖水平的方式。在2019年,中国专家又推出应用“ 生酮饮食 ”来控制血糖的专家共识。
中国专家共识中建议:生酮饮食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饮食的配比开始时期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宜减少太多,指南中要求的100g/天就是考虑到长期高血糖的患者,突然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状况。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生酮饮食),适度的运动和重塑健康生活方式,使得患者可以耐受这样的饮食结构。与此同时,蛋白质的摄入必须要保障。
正常人群为0.8g/kg体重/天。而实施生酮饮食的糖尿病患者的蛋白摄入量应当比正常人的摄入量增加50%以上,既可以达到1-1.2g/kg体重/天。
特别是 老年糖尿病 患者的蛋白质摄入更需要有一足量的保障。

饮食与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也是首要推选的控糖方式。搞清楚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与计量,补充好足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避免由于限量碳水化合物而导致的能量摄入不足,避免低血糖的出现,减少由于不当的控糖方法所产生的器官损害是极其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