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喝粥的习惯,尤其是早餐,这对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个糖尿病患者就不太合适,因为粥与馒头、米饭等主食相比更加能升高餐后血糖。其原因是粥含的水分更多,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熬煮,米粒中的长链淀粉分解为短链的糊精,而糊精比淀粉更容易被胃肠道分解,变成葡萄糖被吸收的更迅速,血糖升的更高更快也在所难免。而且,粥熬的时间越长,升高餐后血糖越明显。
所以,
对糖尿病人而言,粥尽量不要喝,当然,事事无绝对,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口不好,喝粥又是多年的习惯,吃干的咽不下,这种情况下喝粥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了。

比如用以下的方法喝粥:
1.粥不要熬的时间太长、太糯 。时间越长,升糖指数越高,对餐后血糖影响也越大。
2.最好用粗粮熬粥,比如高粱米、玉米糁、燕麦片,再加些绿豆、红小豆、白扁豆等,因为粗粮比细粮含更多的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可降低粥的升糖指数。
3.不要单纯的只喝粥,进餐时加点可口的时令蔬菜,混合食物的升糖指数要比粥更低,可减慢粥中淀粉的分解消化,对餐后血糖影响也就减小。
4.延长喝粥的时间,从喝第一口粥开始,到吃完配菜喝最后一口粥,通过多嚼慢咽的方式拉长时间,也能延缓血糖升高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