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口腔健康,保持口腔健康,饮食结构应多样化。每天至少摄入12种,每周至少摄入25种以上食物,多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建立平衡的膳食模式,既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病,也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口腔常见病的预防。
但是,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如何做到既摄入必要的营养成分,又不致影响口腔健康呢?沈家平表示,要尽量减少进糖次数,并尽量与正餐同步,缩短糖类在口腔里的停留时间,减少糖与口腔内致龋细菌见面的时间。
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少吃或不吃零食,吃完含糖食品要刷牙,以减少糖停留在牙面的时间。如果需要附加食物,也应有规律,可在两正餐之间加不易致龋的食物,但也不宜过于频繁,因为食物残渣、软垢等易停滞在口腔内,导致口腔卫生不佳,发生龋病。
还有一点要记住: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要进食,不要喝加糖的牛奶、饮料,因为口腔里的细菌在人睡着的时候最活跃。其次,需控制食糖总量,因过量食糖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导致肥胖,而且大量的糖摄入体内,会造成人体营养不平衡。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全国爱牙日的主题设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并且这个主题将连续几年进行宣传,旨在唤醒大众对口腔健康深刻的认知,也是唤醒整个医学界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学科,而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国家在“健康中国2030”中明确提出“三减三健”主题,即减盐、减油、减糖和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作为“三健”之一,首次进入国家相关卫生规划,充分说明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