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10:29:18
俗话说“小酌怡情”。有糖友发现,喝酒不光能“怡情”,血糖也下降了,好像找到了控糖的“小窍门”。可是,我们总强调,不建议糖友喝酒。
既然能降血糖,这酒为啥不能喝?
酒精降血糖 ≠ 控糖
酒精可以降血糖是真的。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在喝完酒后测血糖,会发现血糖下降了,但这却不是好事。
如果糖友刚服完降糖药,血糖已经达标,这时再去喝酒,促使胰岛素增加分泌,就很容易引发低血糖,尤其是服用磺脲类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糖友。而且,低血糖的症状一般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烦躁、意识混乱,容易被误认为醉酒,导致对低血糖的情况浑然不觉,最终很容易发生危险。
除此以外,酒精的危害想必不用赘述——伤肝、伤胃、升高血脂、损害心脑血管健康、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加速人体衰老……
如果少喝点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体健康都无益处。《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也特别强调:酒精对2型糖友血糖控制无益,会增加1型糖友低血糖风险,不建议糖友饮酒。
可现实情况是,喝酒不单单是助兴,已经变成了情感深浅和工作能力的衡量标准,有些酒不得不喝。如何才能把饮酒的危害降到最低?
正确饮酒这样做
喝酒前
1、不空腹饮酒
空腹饮酒易低血糖,对胃肠道黏膜刺激更大。喝酒半小时前可饮用牛奶或酸奶,保护胃粘膜。可吃些饼干、面包等垫垫肚子,延缓酒精在体内的吸收时间,减少酒精对食管、胃产生的直接刺激与损伤,降低醉酒、胃病的发生率。
2、监测血糖
喝前监测血糖,如果血糖较低,不建议喝酒。
喝酒时
1、酒类的选择
不建议饮用白酒,酒精度数高、对胃肠道刺激大、对肝脏胰腺危害大,建议选择适量的啤酒和红酒。
2、控制饮用量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15g酒精约相当于350ml啤酒或150ml葡萄酒或45ml蒸馏酒如白酒、威士忌、朗姆酒等。
3、慢喝、多吃新鲜蔬果
慢点喝,可以降低大量酒精进入体内时对脏器的危害。如果能在喝酒期间多吃些新鲜蔬果,其提供的水分、维生素也能促进酒精代谢,保护肝脏。
4、多喝水促进排出
喝酒期间要勤喝水、多去厕所排尿,最好选择温开水、柠檬水。
5、不要混饮
不要和碳酸饮料一起喝,碳酸饮料里的气体二氧化碳会撑大胃,同时还会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另外,不同种类的酒混在一起,会让人不自觉地饮酒过量,还更容易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对人体伤害更大。
喝酒后
1、不要立刻洗澡
饮酒后体内的血糖无法得到及时补充,易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另外,热水澡还会扩张血管,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增加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2、睡前测血糖
睡前需要先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5.6mmol/L要先吃点东西,比如喝一杯牛奶。
酒,真的就不要喝了!!
如果必须要喝酒,建议告知同伴自己的身体情况,告知家人预计回家的时间,以便出现危险得到及时救治。
如果是需要经常喝酒的糖友,请务必告知医生,根据情况判断是否调整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