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01:28:54
流言:
作为人三急中的一急,我们每天总要有那么几次的排尿。尿液是人体排出的代谢产物、废物,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态。从老一辈开始,不少人就把尿液颜色当作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其中,“尿有点发黄应该是上火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那么,真相是这样吗?
此外,不同颜色的尿液预示着什么?健康成人排尿规律是怎样的?排尿出现异常情况,该如何寻医就诊?今天一文说清楚。
分析:
尿液发黄不一定是上火,仅仅是尿液一种颜色的改变,引发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种,要区分对待。
生理性的尿液发黄常与饮水量、运动量及服用某些食物或药物相关,但这些都是暂时的,经过调整饮食或生活习惯就可以改变,如果尿液长期发黄并通过上述方式调整仍不能改变并进行性加深的话那就要及时就医,及时诊治。
尿液为何会发黄?
尿液颜色主要来自于尿胆素,尿胆素来自于血液中的结合性胆红素,胆红素在肝脏生成,然后随着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变成尿胆原,大部分尿胆原通过粪便排出,称为粪胆素,少部分通过重吸收回到血液并经肾脏过滤称为尿胆素从尿中排出,所以尿液一般为淡黄色。
如果在喝水少、出汗多、水分丢失的情况下,尿液进一步浓缩,尿色便更为发黄。
如果肝脏、胆道、胰腺病变或出现溶血等影响了胆红素或尿胆原、尿胆素的生成和代谢,人体出现黄疸表现,尿液的颜色也可能变黄。
不同颜色尿液反映出身体哪些对应健康隐患?
1、无色尿
无色尿可能喝水太多也可能是糖尿病、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建议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分辨。
2、白色尿
白色尿常见于脓性尿液、乳糜尿和盐类尿。脓性尿常由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而乳糜尿则是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尿色白如牛奶,如果合并有红细胞时,称为乳糜血尿。
3、深黄色尿
小便黄得像浓茶,可能是肝脏或胆囊有了病变,往往是肝炎的一个信号。
此外,黄色混浊的脓尿或尿道流脓则是泌尿器官化脓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4、蓝色尿
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但这种颜色的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
如服用利尿剂氨苯蝶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美蓝、靛卡红、木馏油、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这种因服药而引起的蓝色尿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多虑。
5、绿色尿
暗绿色尿常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胆绿素时,淡绿色尿常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
6、黑色尿
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为“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另有少数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
7、红色尿
尿色变红,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医学上称“血尿”。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98%的血尿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其余则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引起。疾病病因包括炎症、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凝血功能异常、血管畸形、外伤、肾炎、前列腺增生等。
如果排尿出现异常症状,如何找相应科室就诊?
1.伴有尿流中断、排尿疼痛,怀疑膀胱结石,建议去泌尿外科就诊。
2.伴有尿流细和排尿困难,怀疑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建议去泌尿外科就诊。
3.伴有发热、腰痛、咽痛、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建议去肾内科就诊。
4.伴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怀疑血液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建议去血液科就诊。
结论:
“尿液发黄就是上火”的说法不准确,因为尿液发黄仅仅是尿液的一种颜色改变,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改变则会引起相应的颜色,具体是否出现病变还需要通过合并有身体其他不适症状来判断。
如果尿液颜色出现改变,建议大家多饮水促进排尿,如果在服用某种食物或药物,可以暂停该食物或药物,尿色如没有改变,建议及时就医。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