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04:23:21
秋季节温度多变,导致感冒增多,在中医学中感冒分为两种:
1、风寒型感冒:一般是指患者出现受凉、寒冷等情况,从而导致风寒型感冒;
2、风热型感冒:通常发生在夏季,机体出现细菌感染或免疫力低下时,热邪进入体内,导致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往我们针对感冒会常用一些方法,但针对不同类型感冒有些方法可能是错误的:
1.吃泡腾片——对普通人来说,服用维生素C对防治感冒没有任何效果。
2.经常喝姜汤——生姜能发汗解表,有助祛风散寒,但对于风热感冒无效,且会加重症状。
3.用板蓝根防治感冒——板蓝根性味苦寒,适用于热邪导致的风热感冒,但对于体质偏虚寒的人以及小孩,均不适宜使用板蓝根。
4.熏醋防感冒——屋里的醋酸浓度过高,会灼伤人的呼吸道黏膜,导致原有的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发作或加重。
5.室内摆放洋葱除病毒——洋葱虽然富含有机硫化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房间里面放入洋葱,靠气味来吸附感冒病毒的说法是不靠谱的。
6.捂汗治感冒——和姜汤一样,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尤其是在出现高热并吃了退烧药后,过度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热,反而会升高体温。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