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07:48:08
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反应迟钝、迷路、精神行为异常等现象。
据了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危险度会增加1.85倍。
如何判断早期症状?
“你哪天高考啊?”“你什么时候高考?”“几号高考啊?”当年正值考前夕,一顿饭的功夫,爷爷问了孙女七遍。这时的患者已经有了健忘的苗头。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以记忆下降为主要表现,特别是近记忆力,即经常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
最初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时候,家人都以为是年纪大了衰老的正常表现。“衰老虽然也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等,但不会发展到无法正常生活的状态,而阿尔茨海默会逐步加重到完全不能生活自理。
按其症状可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症状,记忆力不断下降,出现失眠健忘、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1-3年)
2、中期症状,语言能力下降、思维逻辑能力下降、敏感多疑、性格脾气产生变化。(2-5年)
3、后期症状,行为反常、产生幻觉幻听、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3-8年)
4、晚期症状,生活不能自理,身体各功能严重下降,比如大小便失禁、出去就回不来等(8-12年)
致病因素:
第一种:毒素型
因为大脑中有很多毒素,比如重金属超标,大脑处于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自动产生更多的β淀粉样蛋白来包裹毒素,从而也对脑细胞造成了伤害。
第二种:营养过剩型
很多人因为摄入糖太多导致身体处于高糖高炎症的状态,这个时候身体为了对抗炎症导致β淀粉样蛋白的降解能力下降,从而使得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越来越多,最终对脑细胞造成了伤害。
第三种:营养缺失型
90%以上的老年痴呆都是这个类型,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绝大部分老年痴呆患者都有脑萎缩,甚至脑白质病变或者脱髓鞘。
因为大脑营养因子NA的缺失导致脑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失去平衡,从而就产生了更多的β淀粉样蛋白,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脑细胞的激活数量,一方面还导致β淀粉样蛋白主动杀死更多脑细胞,形成了恶性循环,大脑就不断地萎缩,神经纤维受损的部位不断扩大,导致症状不断严重,直至生命结束。
如果不幸,阿尔茨海默病“偷走了”记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周围有疑似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应该第一时间将其带到医院就诊。虽然目前并没有能够治愈阿尔茨海默病、或改变其病程发展的方案。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