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08:07:53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的管理非常重要。那么,对于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和频率,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末梢血糖监测的时间点都包括哪些
1、空腹血糖: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 ~ 12 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采血所测的血糖。采血前不用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不吃早餐、不运动,但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应当照常应用。
2、餐前血糖:指餐前所测的血糖,包括早餐前、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
✢ 注意事项:
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严格者)应注意检测餐前血糖。
3、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
✢ 注意事项
①查“餐后 2 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而不是从吃完饭开始计时。
②为了解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检测当天应跟平时一样进餐和用药。
4、 睡前血糖:一般指晚上 22:00左右所测的血糖。
✢ 注意事项:
睡前血糖太低需要适度加餐,以防夜间发生低血糖。
5、凌晨血糖:通常指凌晨 3 ~ 4 点所测的血糖。适用于经治疗后总体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或疑有夜间低血糖的患者。
6、随机血糖:指一天当中任意时间测得的血糖。帮助了解各种应激情况(如进食量多少、饮酒、劳累、生病、手术、情绪变化等)对血糖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反映血糖的波动性。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要及时检测。
那么,我们到底该选择哪个时间点来监测血糖呢,监测频率又该如何把握?
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糖友们的实际病情及治疗方案(包括糖尿病的类型、目前的降糖方案以及血糖是否稳定等),安排个性化的监测时间点,并非千篇一律。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血糖的“糖友”们,可以根据需要来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使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友们,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可以每周监测2~4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h血糖。
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友们,需要更积极地监测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注射基础胰岛素,应多监测空腹血糖;注射预混胰岛素,要更多地关注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
另外,如果近期血糖控制不稳定时,要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当怀疑有低血糖时,应随时加测血糖。
我们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做好记录。最好把血糖异常时对应的饮食、运动和一些生活情况如情绪等记录下来,便于医生更好地为您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
现在有很多智能化血糖仪,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居家血糖管理,将糖友们监测的血糖数值实时传递到医生端。医生及时了解糖友们的血糖情况,可以更好地为糖友们调整控糖方案及监测血糖时间及频率。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