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中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2013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前期流行率达35.7%,其中70%的人群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糖调节虽受损,但通过饮食管理和增加运动是可以逆转的。本文简单介绍一下饮食管理。

一.合理控制总热量
以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结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和活动强度、季节、生长发育等情况制定总热量,使摄入的热量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的需要。
一般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天总热量可按:每千克体重30千卡估算;肥胖者每日总热量要减去250~500千卡,这样可以逐渐减少体重,尽量把身高体重指数(BMI)达到或者接近24。同时注意进食的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二.合理饮食结构
1.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其中碳水主食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在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吃主食250~300克/天;轻体力劳动者350~400克/天;重体力劳动者450~550克/天。
待血糖下降和尿糖减少后,可适当增加主食25--50克/天。主食要轮换食用或混合食用,保证充足的营养。要注意总结进餐与血糖、尿糖之间的变化规律,做到病情稳定,主食固定;病情波动,及时调整。要灵巧把握,使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之内。
2.蛋白质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以下,大约每千克体重1克蛋白质,如果已有蛋白尿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要进一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的主要食品来源为蛋、鱼、虾、瘦肉(牛、羊、猪肉)等动物蛋白和大豆等豆类及谷类食物的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为优质蛋白质,而植物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少,因此,混合膳食才能使各种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在体内相互补充,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脂肪是美味佳肴的创造者,不易产生饱腹感,因此常容易超量食用。
常见脂肪类食物有各种烹调油脂、黄油、动物油、动物外皮、肉、禽、鱼、奶制品、蛋中以及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芝麻酱以及油炸食品、汉堡包。
特别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黄油、动物油、奶油等的摄入,可适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尽量避免坚果类食物。高胆固醇患者应避免摄入各种蛋黄、动物内脏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4.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也是多糖,由于其在胃肠道不能被消化吸收而不产生热量。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纤维:燕麦、荞麦、水果中果胶、海藻中的藻胶等人工提取物;
不溶性纤维:谷物的表皮(粗粮)、水果的皮核、蔬菜的茎叶、玉米面等。膳食纤维的功效:延缓血糖、血脂吸收、保持大便畅通并减少饥饿感。
应增加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25-30g,特别应多吃带绿叶蔬菜如生菜对本病就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