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临床上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影响的重要性取得了较一致的看法。
空腹高血糖反映肝糖产生增加情况,而餐后高血糖则反映机体对糖的清除利用异常情况,两者都可反映胰岛素分泌与作用情况的改变。有些人空腹血糖虽然控制正常,但餐后血糖仍高,有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对心脑血管存在严重损害,可以加速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糖代谢异常和血糖增高都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就心血管危害性而言,餐后血糖较高,会加重胰岛功能障碍,对组织器官的损伤更大。所以监测、纠正餐后高血糖使其达到正常水平,是延缓阻止糖尿病进程的重要目标。
新版的《亚太地区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全面控制2型糖尿病,应要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