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发生非常普遍,不仅易发生于 糖尿 病患者,健康人有时也会发生。长时间的低血糖不仅“伤心”还“伤脑”,它会不可逆的损伤我们的脑细胞,诱发心梗,严重时会导致抽搐、嗜睡、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有专家曾指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及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抵消一生良好控糖带来的益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低血糖、发生的可能诱因及应对措施!
01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因人而已: 糖尿病 患者血糖≤3.9 mmol/L 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非糖尿病人群血糖<2.8mmol/L 方可诊断为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诱因引起的血糖水平达低血糖诊断标准,同时还伴有以 交感神经兴奋 和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02低血糖有哪些表现?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常出现在血糖快速下降时,表现为 心悸 、 焦虑 、 出汗 、 饥饿感 、 皮肤感觉异常等 。
中枢神经症状:出现在血糖缓慢而持续下降时,表现为 神志改变 、 性格变化 、 反应迟钝 、 认知障碍 、 抽搐 、 昏迷等 。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 低血糖昏迷 。
03如何应对低血糖?
低血糖时,做到 三个“15” 很重要:出现低血糖时,立即补充 15~20g 葡萄糖 或其他无脂碳水化合物(如6颗葡萄糖片、4~6颗软糖、1匙羹白砂糖/蜂蜜、3块方糖),等 15分钟 再次监测血糖,如血糖仍未达标再吃 15~20g 碳水化合物 后等15分钟监测血糖。对于神智不清者,千万不能往其嘴巴硬塞东西,只能靠粘膜去吸收糖分,可边在嘴唇涂抹葡萄糖边拨打120急救电话。
04如何预防低血糖?
饮食规律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保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入量。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禁忌空腹时饮酒。
合理运动 。避免早晨空腹运动。一般在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保持运动量适当、恒定。
安全用药 。按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老年患者不宜服用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物。
自我监测 。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能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
随身携带两件宝物 。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它提供了糖尿病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使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