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糖管家 私人医生带回家
华益糖管家
私人医生带回家
返回上一页
详情

糖友除了控血糖更要“护心脑”防感染

2021-01-13 13:16:17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张莹 原文链接
寒冬腊月,北方滴水成冰,广州也迎来多年未遇的低温天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冬天是难熬的季节:为了保持足够的能量,有时免不了多吃几口,但一不小心“贴膘”稍稍有点过了,血糖就控制不住往上升;加上大冷天,出门锻炼又不太方便;有的糖友还存在糖尿病足等问题……如何才能安然过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支招如下——
 
密切监测血糖 管住嘴、迈开腿
 
有研究报道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冬季比夏季更容易出现波动。

 
张莹分析说,这是因为冬天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在北方甚至还有“猫冬”的习惯。体力活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动得少,无形中增加了血糖控制的难度。
 
其次,可能因为身体要御寒,机体在冬季对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应激激素敏感性更高,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胰岛素抵抗。
 
再加上严寒刺激,很多糖友倾向于摄入更多能量以御寒。以前食物匮乏,为了储备足够的能量抵御寒冷,民间进入秋冬还有“进补”“贴膘”的习惯。殊不知时代变了,如今的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已经不是食物匮乏,而是能量过剩,超重肥胖可刺激胰岛素抵抗,能量应激导致血糖超标。
 
尤其在我国,冬季的节日较多,如冬至、腊八、除夕、春节、元宵节……加上忙碌了一年,从年底到春节,亲朋好友聚会多,聚餐也多,一方面增加了食物的摄入,一方面减少了就医的频次。因此,张莹提醒糖尿病患者在这段时间里尤其要重视血糖监测,莫忘“管住嘴,迈开腿”。亲友团聚时要注意控制饮食与饮酒。若发现既往的降糖方案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应该及时就医调理。
 
预防糖尿病足
 
泡脚别太烫
 
冬季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皴裂,人们通常注重面部和手部的保湿,而往往忽略足部,张莹提醒,冬季糖友更要注意足部保健,建议每日检查足部,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早防治糖尿病足。
 
糖友可以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形部位,尤其不能忽视足部的保湿和护理,防止皴裂或因干燥瘙痒抓伤,进而扩大创面、难以愈合。
 
需要提醒的是,冬日沐足虽然是一种不错的保健方法,但对于周围神经已经存在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对水温感知迟钝。如果水温过热而未能感知到,可出现足部烫伤进而引起感染,容易造成严重的糖尿病足。因此,建议糖友沐足前一定要用手或请家人感知水温,防止烫伤,沐完足后注意擦干脚趾缝,防止足趾间皮肤破溃。同样的道理,糖友在使用电热毯、热水袋及各种取暖器时,也要避免可能引起的烫伤。
 
冬季注意居室通风
 
“护心脑”防感染
 
冬季严寒,人体血管遇冷收缩,正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峰期。糖友同样容易发生各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如心梗、卒中等。有报道指出,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2-4倍,而发生心梗的概率和冠心病人发生心梗的概率近乎一样。
 
因此,张莹提醒,糖友不但要控制好血糖,还要全面控制可能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在内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并减少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日常要注意做以下“功课”:
 
1.冬季也应遵医嘱服用相关的抗糖、降压、调脂、抗凝等药物,保持血糖、血压、血脂水平达标;
 
2.饮食有度,不要暴饮暴食,保持健康体重;
 
3.注意保暖,避免严寒骤然刺激;
 
4.保持大便通畅;
 
5.戒烟限酒。
 
另外,冬季为了防寒,人们通常会开着暖气、门窗紧闭,对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有利。而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感染,冬天也莫忽视居室的通风、换气,以助减少室内空气的病菌浓度,预防感染。
 
天气晴好时,建议糖友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抵抗力,也有利于血糖控制。当然,户外活动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随身携带巧克力、糖果等应急食物,防止低血糖。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
投稿及内容合作:leiyang.xing@sinomedisite.com
客服电话 
北京华益蜜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302MA01H2FYXG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京经食药监械经营许20190018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编号:京经食药监械经营备20190028号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088号

扫码加入糖管家微信公众号